索引号 | 12371082494485297E/2025-0018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 组配分类 | 美育评价 |
一、艺术课程建设
自推行学科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以来,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坚定不移地秉持独特的办学思路。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作为育人主渠道,将特长教育视为重要的培养载体,把创新教育当作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进程中,着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艺术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始终坚守“追寻幸福,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并将其深度融入教学实践,稳步朝着打造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
在全面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征程中,我校一丝不苟,严格对标国家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足额排定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确保每周均有一课时的学习时间,使得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稳稳达到100%,为学生的艺术启蒙筑牢根基。与此同时,我校深知“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充分调动区域内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深度挖掘本土美育特色项目。经过多方调研与筹备,专门开设了国画特色课程。该课程以国画艺术为载体,从基础技法传授到审美意趣培养,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这一特色课程的开展,美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切实落地生根,化作学生成长路上的养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下,收获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实实在在地从美育工作中受益。
在音乐艺术教学领域,音乐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准匹配学生能力特点,匠心打造音乐鉴赏课程。该课程聚焦提升学生基本音乐素养,通过系统教学,让全体学生熟练掌握赏析优秀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力,为深入探索音乐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后,学校顺势组织综合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从校园艺术节到社区文化演出,多样的实践形式助力学生逐步达成音乐学科的审美感知、艺术体验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以高品质教学成果圆满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丰富音乐课程体验,学校特别开设歌唱表演、器乐合奏等校本课程。考虑到我校在合唱方面的传统优势,更是特邀业内资深专家对合唱校本课程进行指导。专家悉心传授合唱技巧,分享前沿艺术理念,让学生深度领略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即使在有限师资条件下,也能畅享精彩纷呈的艺术课程,不断深化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有力推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各类艺术社团活动,成绩卓著。国画社团中,学生挥毫泼墨,传承千年古韵;科幻画社团里,奇思妙想碰撞出创意火花;素描社团内,明暗交织勾勒艺术轮廓;合唱社团歌声悠扬,传递情感力量;器乐社团音符灵动,奏响多彩旋律。这些特色课程与社团的开设,犹如为校园注入了鲜活的艺术气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起广阔的成长平台,真正让校园成为学生追逐艺术梦想、茁壮成长的温馨摇篮。
二、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目前有美术教师3名,音乐教师3名。美术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精练。其中,两名教师获得省级课程资源;多名教师在市级、县级分别获得优质课、优课二等奖。在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一名教师获县级美术教师基本功二等奖;美术教师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内画展中获奖,并发表于各级各类的刊物上。学校非常重视对美术教师的培养,除了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的培训学习以外,还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业务水平。
音乐组3位教师的主修方向分别为管乐、声乐,基本能满足我校音乐教学的需要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能够看到教资不足的问题,借助社会上的艺术专家前来教学,成为当前弥补我校音乐师资不足的一种方式。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聘任校外教师也是新课改后音乐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学科教学质量监控,通过随堂听课、跟踪听课等方式,对全体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音乐与美术教学、社团活动组织以及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与管理,构成了艺术教师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艺术教师不仅需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精进与人格修养的提升,这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在艺术教学与排练环节,学校要求教师严格把控课堂与训练纪律。音乐课堂上,学生在旋律节奏中感受音乐之美,激发形象思维;美术课堂中,学生在色彩线条里领略美术之魅,培养创造力与审美力。同时,通过社团活动与艺术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有效锻炼,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旨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助力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尽管我校教育经费紧张,但对艺术教育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每年都专门设立艺术教育专项经费。只要涉及艺术教育、教学或者活动所需,学校领导都会全力给予经费支持,确保艺术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且投入还在持续增加。在此过程中,学校积极改善艺术教育教师的办公条件,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研究环境。本学年,艺术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艺术比赛服装的购置、乐器采购以及音美教学材料的补充等方面。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学校大力投入,精心设置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严格依照国家标准,为艺术课程教学与艺术活动配备齐全的器材。致力于打造一个既符合专业艺术标准,又充满浓郁文化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不仅如此,学校还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资金投入,结合学校特色,积极组织开展“一班一品”“校园艺术节”“美术作业展” “纸艺作品展”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活动质量,努力为学校搭建起高层次的展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推进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积极组织开展非遗艺术进校园活动,坚持面向人人原则,做到学校覆盖率100%,学生艺术体验100%。
同时,学校建立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社团,如绘画、国画、科幻画、素描等艺术社团,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之外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面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音乐教师大力开展器乐、舞蹈、合唱等多元艺术活动。鉴于校内师资力量有限,学校主动拓展资源,诚邀校外专家担任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艺术活动的排练工作。在校外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校艺术活动得以全方位蓬勃发展,为众多学生开辟出更为广阔的艺术成长天地,也为校园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艺术风采。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能够积累宝贵经验,拓宽视野边界,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尽情施展自身特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被激发,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各类艺术活动的筹备与展示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通过团队协作将创意转化为精彩的表演,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锻炼。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校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育人关键,深刻认识到其蕴含的无形教育能量。依托学校自身独特优势,全力构建彰显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如艺术长廊、画展多彩室、红色教育基地、课程实践中心、育人文化牌等。校园艺术实践场所包括:美术室、书法室、素描室、科幻画室、电脑绘画室、合唱室、舞蹈室、器乐室等,为学生们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极大的促进区域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与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我们还积极倡导营造班级文化,让每一个角落说话,为学生打造多彩的艺术文化氛围。
为进一步夯实校园文化建设根基,营造宽松且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大力倡导班级文化建设。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处空间都能成为育人阵地,各班通过独具匠心的布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熏陶中茁壮成长,真正将校园打造成学生追逐艺术梦想、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家园。
七、重点项目推进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美术方面把中国画教育作为学校特色项目重点建设,音乐组的艺术发展方向,定位以高水平合唱和高水平西方器乐发展作为我校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和音乐艺术活动的主导方向,同时辅以发展舞蹈特长。
1.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国画熏陶氛围: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中的国画课节,在美术课堂教学普及国画基础知识;开设国画欣赏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播下种子;利用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师生国画作品美化、装饰校园;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师生国画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成长。提高学生对国画的深入了解,体验水墨笔触的乐趣,激发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培育文化情操。
2.有序参加荣成市中小学美术、书法特长比赛活动。通过趣味生动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党、对家乡的热爱。全市中小学在校级开展艺术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我校姜姝睿同学、王思思同学的国画作品荣获一等奖;潘美萱同学国画作品荣获二等奖。代金鑫同学、金昕彤同学、唐楚同学的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赵小艳同学的线描画作品荣获一等奖;韩子悦同学、张鸣璐同学线描画作品荣获二等奖。
3.抓文化打造,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精心打造文化墙、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校园“景点”,着力渲染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开展好绘画、书法、纸艺等艺术活动项目培养艺术特色学生,以兴趣小组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努力打造艺术教育品牌。
八、中小学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鲁教体发〔2017〕1 号)的相关要求,每年年底,由督导室、教研室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每学期分别在期中和期末组织学生参加两次音乐、美术素养检测。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每学期两次的检测成绩,以及学生参加校级音乐、美术艺术比赛或观摩校级艺术比赛的成绩,是本学期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综合成绩,总分110分。每学期考核并统计全校每一位学生这三方面的成绩,整合后统一上传到山东省体卫艺综合平台,其中上传的还有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表。音乐、美术教师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学期末在完成教学和艺术活动的同时顺利完成此项工作。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总之,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不断跟进教育教改,在新的艺术教育发展形势下,不断开拓进取,期待在新的艺术发展定位之下,取得更加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