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荣成市
首页
>荣成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普通中小学目录>体育美育>美育评价
      索引号 123710824951744663/2025-009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组配分类 美育评价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23:10 来源: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浏览次数:

一、艺术课程建设

自学科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来,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始终秉承自己的办学思路: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主渠道,以特长教育为重要载体,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在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均保证每周一课时,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为100%。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艺美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围绕着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发了儿童想象画课程、墨韵飘香书法课程、色彩交响绘画课程。旨在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享受美的同时丰厚文化修养,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目前有美术教师2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为本科学历,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精练。其中,美术教师多次获得地市级优质课;获得地市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工作;积极参加美术教师基本功,并取得优异成绩;指导的学生美术作品多次获得荣誉。学校非常重视对美术教师的培养,除了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的培训学习以外,还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业务水平。日常工作之余,美术教师都自发的到艺术楼画室,苦练基本功;同时,美术教师也经常参加社会上举办的电脑和美术专业等学习班,提高自身能力,为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音乐组1位教师参加威海市教师合唱团,凭借每周开展的合唱教学研究与排练,在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上均取得长足进步。在 2024 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中,凭借精彩的演绎和默契的协作,连续六年蝉联该项赛事一等奖,并被授予“芳华团”称号。此外,在第二届“华夏之声”合唱展演活动中,附属少儿合唱团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金奖。

三、艺术教育管理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保证每周固定的课时量,不得随意挪用。教师制定清晰、详细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加强指导与管理,落实常规的同时求创新发展学校在对全体艺术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随堂听、跟踪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音乐、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社团指导和特长生的指导中增强个人的专业能力。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我校虽然教育经费紧缺,但特别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公用经费中每年都有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只要是艺术教育、教学或活动须要,学校领导都能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投入艺术教育的经费是完全可以保证艺术教育有序开展的,而且还不断增加对艺术工作的投入。本学年,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艺术比赛服装、乐器、音美材料购置等。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设置了艺术专用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努力营造具有专业艺术标准和浓郁文化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加大艺术教育活动的投入,根据区域特点开展“班级文化艺术节”“读书嘉年华”“艺术节”“书画展”等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为学校搭建高层次的展示平台。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推进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学校积极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坚持面向人人原则,做到学校覆盖率100%,学生艺术体验100%。2023年5月在学校,举办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对民间的艺雕,学生兴趣浓厚。

同时,学校建立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社团,如书法、国画、想象画、素描等艺术社团,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之外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根据学校当下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艺术活动中,音乐组积极开展器乐、合唱等多项活动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也增添了校园一抹亮丽的色彩。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紧紧围绕“永怀美德”这一主题,在着眼总布局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系统规划设计,重视对开放空间和社交空间的细节设计,不断开辟教育新阵地,精心打造“一亭一路一学堂”“一屋一楼一长廊”的立体特色环境文化,突出校园的绿化、美化、人文化、教育化,让每一面墙壁都给人启迪,让每一个空间都彰显文化,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烁,形成了形、色、美相统一的特色环境文化。校园艺术实践场所包括:美术室、草编室、陶艺室、素描室、器乐室等,为学生们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极大的促进学校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与提升。

七、重点项目推进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普及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美术方面把素描教育、国画教育、书法教育作为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内容,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音乐组的艺术发展方向,定位以高水平合唱和高水平西方器乐发展作为我校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和音乐艺术活动的主导方向。

1.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美术熏陶氛围: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中的国画课节,在美术课堂教学普及国画基础知识;开设国画欣赏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播下种子;利用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师生国画作品美化、装饰校园,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成长。提高学生对国画的深入了解,体验水墨笔触的乐趣,激发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培育文化情操。

2.积极参加荣成市“天生我才”美术比赛活动。我校共六人参赛,均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增光添彩。周诗耀、康玉彤的书法作品获得三等奖;郑艺非、王嘉兴的国画作品获得二等奖;张晨希的命题画获得二等奖;高康芮获得一等奖。学生的作品异彩纷呈,体现出学生多种学科的综合素养能力。这场赛事体现出我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也为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平台,展现了我校学生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精神面貌。

3. 我校成立了“永怀剧社”,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永怀剧”。《我爱我家》《我要读书》《荷花湾苦读》《永远的怀念》等剧目,从尊老孝亲、发奋读书、献身祖国等方面文艺的再现了郭永怀先生的宝贵品质和高尚情操。“永怀剧社”的师生带着这些剧目进村居、到社区,以播撒“永怀精神”为己任,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5. 在“2024年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我校音乐老师指导的《红河谷》《奥运进行曲》获得小学区器乐组一等奖,体现了我校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展现了美泽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向美而行的时代力量。

八、中小学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鲁教体发〔2017〕1 号)的相关要求,每年年底,由教研室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每学期分别在期末组织学生参加音乐、美术考试。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每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参加校级音乐、美术艺术比赛或观摩校级艺术比赛的成绩,是本学期每一位学生的音乐综合成绩。每学期考核并统计全校每一位学生这三方面的成绩,整合后统上传到山东省体卫艺综合平台,其中上传的还有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表。音乐组、美术组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学期末在完成教学和艺术活动的同时顺利完成此项工作。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总之,音乐组、美术组不断跟进教育教改,在新的艺术教育发展形势下,不断开拓进取,期待在新的艺术发展定位之下,取得更加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