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24944836031/2025-0126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荣成市中医院 | 组配分类 | 健康科普 |
端午安康
端午时节在传统上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重要节日。
端午正值仲夏,湿热交加的时节,各类病毒虫害容易滋生,天气也时常变化,人体的免疫力相对降低,就有了门前挂艾草,佩戴香囊的习俗。
艾草,从中医来说,艾草有散寒祛湿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抑制病菌传播,古代也通过熏艾净化空气,降低夏季流行病风险。
艾草悬挂门侧,也可以利用其特殊香气驱赶蚊虫疫病,同时寓意守护家宅平安。
中药香囊,这是中医外治领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香囊内填充菖蒲、藿香、佩兰、丁香、薄荷、艾叶等,可提神醒脑、化湿醒脾、预防感冒,尤其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防护作用。佩戴香囊,是一种护身与祈福的美好祝福与愿望。
这也都凸显现了咱中华民族注重“未病先防”,注重按时令养生的智慧。
粽子本身就是药膳的一种。北方的粽子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糯米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功效。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做豆沙用的红豆可以健脾祛湿、补血养血,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都是很好的优质植物蛋白来源;鸭蛋黄、鲜肉也都是优质的动物蛋白。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
端午养生要点
梅雨季节,湿邪易侵袭人体,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咱可以在三个方面注意些:
饮食上:多吃些多吃健脾利湿食物,可以用薏米、赤小豆、芡实、山药、茯苓,可煮粥或煲汤;冬瓜(带皮煮)、玉米须煮水,都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也可以选用我院的中药茶饮:例如祛湿健脾饮,降脂明目饮等。少吃生冷、油腻、过甜、奶制品,这类食物加重体内湿气。生活起居作息:如果环境太潮湿,可以家里放上除湿机;雨天避免赤脚踩水,及时更换潮湿鞋袜,避免在潮湿的地方随便坐下休息,衣服被褥要经常晾晒等,避免熬夜伤阳气等。
运动方面:运动可以升发阳气,祛除湿气。咱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八段锦、太极拳、快走、瑜伽等,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耗气伤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