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荣成市
首页
>荣成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普通中小学目录>教育教学>教研信息
      索引号 123710824951744663/2022-0256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组配分类 教研信息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集体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2025年01月26日 08:32 来源: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浏览次数: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集体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研与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集体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集体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共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二、参加对象

本校从事教学工作一线任课教师

三、基本原则

1.合作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性:备课改革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备课,摒弃陈旧的教学结构,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四、活动形式

(一)三级达标

各科达标三种基本课型,按时间分三级,每级达标活动都分“树标—学标—达标—超标—高标—基标”六个阶段,整个达标活动周期为一学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螺旋上升提升教师研课、重构、磨课、授课水平。

一级达标----时间:3月-4月中旬;组合程序:树标—学标—达标—超标—再标;课型:新授课模式;参与人员:教研组长提前一周确定讲课人选)

二级达标----时间:4月中旬-5月中旬;组合程序:树标—学标—达标—超标—再标;课型:习题课模式;参与人员:教研组长提前一周确定讲课人选)

三级达标----时间:5月中旬-6月底;组合程序:树标—学标—达标—超标—再标;课型:复习课模式;参与人员:教研组长提前一周确定讲课人选)

(二)集体备课

个人初备:一是个人做好自己的先周初备教案,要备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方法的确定、课件、例题选择、训练题组、分层作业设计等内容。二是整理自己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等需要集体研讨的内容,形成书面材料在集体教研会前打印相应份数并下发给学科组成员。

集体研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针对个人初备采取个人简单阐述后集体研讨方式进行,学科组成员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及突破方法、教学方法的确定、例题选择、训练题组、当堂达标等方面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个人直接在先周备课上做修正记录。

生成教案:集体研讨后,每位教师立足本班学生实际,对研讨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上课使用的教案。

反思提升:根据生成的教案上课后,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记录在教案后面,并以电子稿传给学科组成员以便大家借鉴共同提升。

“四环节”流程

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生成教案  反思提升                            

五、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

周一上午三四节课:语文、政治

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数学

周二下午三四节课:音体美

周三上午三四节课:英语

周四上午三四节课:理化生

周五上午三四节课:史地

2.地点安排

教学楼四楼西录播教室

六、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总结成果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我校的有效教学模式。

七、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集体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集体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1.集体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永波

副组长:周君彰、于琳静、席红云、刘晓卿、刘双双

组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2.具体分工。

于琳静:物理组 化学组 生物组

刘双双:英语组 数学组 体育组

刘晓卿:历史组 道法组 音乐组

席红云:语文组 地理组 美术组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方案和安排配档。

教导处要组织各教研组长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制定主题教研方案。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集体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活动方案的制定和配档的统筹安排。

(2)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严格按照集体教研工作实施步骤,开展好三级达标和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记实,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3)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集体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集体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八、实施步骤

1.方案的制定

围绕“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各教研组长组织确定本组的教研活动方案。

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

(1)教研组组织好集体教研,提前安排好教研中达标的主讲人、课题和课时,并报教务处,以便检查,并按“三级达标”听评课及集体备课要求进行。

(2)各组推荐一名教师做校级教研公开课,按三种课型分别上交一份优秀三线备课。

3.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

结合教育局主题教研工作评比活动,认真总结,组织成果汇报。

八、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集体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资金保障到位。

学校为主题教研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建立电子备课室,订购主题教研相关书籍及教育理论刊物。

3.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集体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4.奖惩措施到位。对教研活动开展有实效的教研组给予加分的奖励,承担校级教研课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