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24951864832/2025-010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荣成市十二中学区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2024-2025年度,荣成市第十二中学将在过往成绩的基础上,继续秉持“仁爱教育”理念,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从多个维度深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品牌建设
1. 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将廉洁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廉洁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师廉洁从教意识,培养学生廉洁自律品质。通过举办廉洁文化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
2. 创新党建品牌活动形式:在巩固“仁爱”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党建与教育教学、社区服务融合的新路径。计划开展“党员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活动,为学习困难或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组织“党建引领下的学科教学创新研讨”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带头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聚焦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1. 深化精准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系统,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精准定位学生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加大对语文、生物学科基地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同时,以语文、生物学科为示范,逐步推动其他学科基地建设,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实力。
3.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生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1.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和教育活动,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体系。定期组织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树立师德楷模,弘扬高尚师德。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追锋少年”宣讲团、国旗护卫队、校外雷锋小组三支特色学生队伍建设,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红色故事创作比赛、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设艺术、科技、体育等多种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四、丰富育人模式,促进全面发展
1. 完善“新质课堂”课程体系:在现有“新质课堂”创新性成长综合素养系列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加强课程资源整合,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2. 深化“五育 +”评价体系应用:深入研究“五育 +”学生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加强劳动与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劳动实践活动的频次和时长,拓展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社区服务等劳动实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五、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校园
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创新安全教育形式,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模拟视频、安全主题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安全培训,提升教师的安全管理能力。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监控设备、体育器材等,确保校园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六、深化家校社合作,凝聚教育合力
1.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完善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增进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2. 拓展社会资源支持:加强与街道党工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开展实践指导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立学校发展基金会,吸引社会捐赠,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