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荣成市
首页
>荣成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普通中小学目录>体育美育>体育评价
      索引号 12371082495184998G/2024-0189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荣成三中 组配分类 体育评价

荣成市第三中学2024年度体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18:21 来源:荣成三中 浏览次数:

一、体育教学改革

学校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课程设置合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抓好体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对上好体育课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选好教材教法,掌握好重点难点,认真书写教案,在课堂上以身示范,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认真贯彻课堂教学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课。

2.勇于创新,实行课堂教学改革

为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技能,发展学生素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学校大力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发展学生技能、体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经过探索和实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改旧的“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总评”模式;为“趣味导入--情境教练--情境活动--游戏结束”的模式,实现了激发兴趣--形成意识--发展能力的科学过渡。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坚持每周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互评互学、钻研教材、探讨教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示范能力,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体育组教师的论文分别入选和刊登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的刊物上,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交流推广。

4.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大课间活动”我们改革了大课间活动,由单一的全校集中改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学校统一安排、科学轮换,每学期教授一套新操,使学生有了新鲜感,调动了积极性保证了质量,在欢乐的乐曲中大家进行所喜爱的体育运动,调节了学生的身心,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5.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每学年都要举行一届体育文化节,体育节是展示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盛会,其参与面广,项目多,有隆重的开、闭幕式、有各种体育游艺的比赛项目,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学校年年举行田径运动会,已形成常规。学校举办体育节的目的是“推动群体活动的开展,展示体育教改的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将“德育领先、五育并举、人人参与”作为体育节的指导思想和特色。此外,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我们还组织各种形式的友谊赛、对抗赛等,赛事频繁,长盛不衰,很有群众性。

6.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

学校每个级部成立一个体育专业班,有田径、足球、乒乓球等业余运动队,每个队都有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坚持常年活动,每天活动1小时以上。各运动队在抓好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着重抓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注重队员思想品德和文化课的学习与修养。

二、体育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3人,其中威海市体育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教练员3人,威海市级教练员2人。

学校关心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业务水平,对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奖金补贴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三、体育经费投入

学校重视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根据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标准进行建设,每年均按规定进行体育专项支出。

学校是全国足球特色校,每年在足球设施建设、器材更新、活动组织等方面均投入大于办公经费的3%。学校还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如运动会、拔河比赛等,并为此投入5万元左右的活动经费。学校的体育设施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更新,体育器材也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和更新。这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和运动水平。

四、体育场地设施

学校有可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20000余平方米,人均占有面积10平方米。拥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一处,标准足球场地一处,室外塑胶篮球场8个,排球场地5处,网球场地1个;室内体育馆设有篮排球场地2个,专用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地、健康器材室;体育器材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配备齐全,体育场地和器材均达到或超过规定的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器材室设专职管理员,制定有“管理工作职责”和“体育器材管理使用制度”。

五、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体育组每学期都把体育达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锻炼与测验,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多次被上级表彰。

每年都按规定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填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根据统计,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稳定在较高的水平,达标率为99%,优秀率达到15%以上。学生的近视率连续两年下降超过1%,显示出学校体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