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荣成市
首页
>荣成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普通中小学目录>教育教学>教研信息
      索引号 12371082495177990M/2025-003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组配分类 教研信息

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基于学生体质提升的阳光体育大课间健体模式的研究的教研成果

时间:2024年09月25日 10:44 来源: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 浏览次数:

一、背景与起因

(一)教育部倡议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健体时间不少于1小时。荣成市石岛实验小学在校学生2700多人,而活动场地只有一个200米操场和一个400米操场,操场上最多时候有17个班级一起上课,导致体育课堂练习密度和强度不达标,学生体质和体能提升缓慢。

(二)学生肥胖率和近视率逐年上升,改善学生体态和降低学生近视率迫在眉睫。

(三)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终身体育不可或缺的起点。为了让学生能喜欢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锻炼价值,我校体育团队研制了“环跑+律健+拉伸”(即以班级为单位环形跑,“体质提升律动操”和针对性拉伸)的阳光体育大课间健体模式。

二、做法与经过

(一)认真研究,科学设计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每周两次组内集体教研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周一活动课时间根据监测数据在研讨室逐节地改编和创新,周三的一、二节在操场上组织全组老师熟练地掌握创编动作。每位老师利用体育课的热身练习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周律动操的学习,并随时监测数据,教研组长每天汇总数据。在设计动作时,我们瞄准学生的实际需求,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体育大课间运动模式,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

(二)建章立制,保障活动质量

1.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有序,各年级主任、干事老师、任课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校建立督查机制、班主任现场督促、每天进行大课间评比评价,结果在各年级公示,确保大课间健康有序进行。

2.教师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师生共同活动,既体现了师生关系融洽,又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实时合理评价,调动参与积极性

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质提升律动操本着体能训练与感观训练有机结合,体育活动与团队精神铸造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有效机制和阳光体育活动评价机制,纳入到班级评价,以增强班级的团队体育精神和凝聚力。同时,班主任老师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定期监测,科学提质提效

每周一和周三根据监测数据改进和创编更适合小学生体质提升和改善体态的动作。体质提升律动操的动作练习,其目的在于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使之更加准确、充分地完成韵律体操动作,具有较强的健美性;而且韵律操动作多变,节奏鲜明,具有针对性与普惠性。

(五)阳光体育大课间健体模式对肌肉、骨骼的影响

“环跑+律健+拉伸”健体模式有益于少年儿童肌肉、骨骼、关节的均称和谐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塑造健美的体型。人体有639块肌肉,律动操运动使人体各大小肌肉群、各关节相互配合协调活动。由于肌肉活动的加强,可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可以有效地增强肌键、韧带的弹性、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有利于骨骼钙磷的代谢,促进长高。

(六)阳光体育大课间健体模式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环跑+律健+拉伸”健体模式对少年儿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其内脏器官都有良好的影响。也会使心肌纤维逐渐变粗。通过长期律动操的有氧运动,人的呼吸加深,次数减少,这是一种最有力而收获最大的呼吸方式,可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实践证明学生的50米跑和15米折返跑项目成绩显著提高。

三、成效与启示

(一)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适合“春夏”和“秋冬”季节学生健体的运动模式;可缓解学生用眼疲劳,塑造良好体态;培养学生“不服输又能输得起”的体育精神,强化“抗挫折能力”。

(二)解决了学生多运动场地小的现状,学生充分热身,心率和呼吸频率逐渐上升,强化了心肺功能,燃烧体内多余脂肪,达到增肌减脂降低肥胖发病率的目的;精准锻炼每一个肌肉群,增强力量、柔韧、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

(三)通过舒缓的音乐进行身心放松,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和全身拉伸,对坐位体前屈成绩提升效果显著。充分缓解了学生用眼疲劳;通过对躯干前侧肌群进行拉伸同时加强菱形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岗上岗下肌的力量训练,改善了学生弯腰驼背的体态。能消防心理紧张情绪,忘记疲劳,消除烦恼,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使心境达到更美好的境界,产生向往和追求美的心理趋势。

(四)通过300天对2600人脉搏和呼吸频率的测试,总结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平均心率达155次/分钟,呼吸频率可达到37次/分钟,运动强度适合7—12周岁年龄段学生强身健体。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质提升律动操健体模式效果显著,在国家体质检测中我校样本学生肺活量达标率100%,近视率显著下降。

(五)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健体模式在全市校长观摩活动中被多所学校借鉴推广。经过了一年半的实践后,推广使用了我校的大课间运动模式后学生的体质均显著提升,近视率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