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82494483769F/2024-011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荣成市埠柳中心卫生院 | 组配分类 | 健康科普 |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脑、肾脏、视网膜和血管等功能的损害。
1.高血压容易引起哪些心脏疾病?
长期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等。临床观察研究显示,80%~90%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在上午6:00-10:00,其中早晨6:00-8:00是高发时段,这段时间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间。
2.近 5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
脑卒中危害十分大,一人得病全家遭殃。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近5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既可以引起脑梗死,又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危险。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46%;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死亡率翻倍。
3.长期高血压,肾脏躺着也会中枪。
我国肾脏病患者中 20% 是高血压所致。警惕夜尿增多,尿中带血、泡沫多等异常,一旦出现就要及早去医院做尿检,及时发现问题、接受治疗。
4.高血压会造成哪些眼部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眼底血管损害,眼底小动脉狭窄、出血、渗出和进行性视神经乳头水肿,对视力有很大影响,严重者会失明。
5.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血管在长期“高压”之下,弹性慢慢减退、变硬,发生动脉硬化,尤其多见于老年人。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是姐妹病,它们相伴而生,互相影响。据统计,高血压患者中动脉硬化者较多,约是正常人的4倍。同样,在动脉硬化患者中,60%~70%的人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可加快高血压的进程。
6.高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损害。
高血压可引起脑损害,加速老年人记忆力及其他认知能力的丧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主要表现为:
(1)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吃、穿、行、个人卫生),应用基本生活工具的能力(洗衣、做饭、买东西、打电话);
(2)性格改变:例如妄想、幻觉、淡漠、焦虑、激越、抑郁、侵扰等异常精神行为;
(3)认知障碍:例如记忆力减退、理解表达能力下降等。
7. 测血压,别忘了看脉压。
不少患者在测血压时,往往只顾两头:收缩压(俗称高压)和舒张压(俗称低压),不顾中间:脉压。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就是脉压,正常脉压在30~40mmHg。大于60mmHg为脉压过大,小于20mmHg为脉压过小。
脉压越大,血管壁的弹性越小。脉压增大常见于老年人主动脉硬化、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原因。
脉压过小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具体病因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认。
8. 收缩压和舒张压,哪个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
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0岁后趋于稳定不再升高;舒张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 岁后稳定或略下降。
小于50岁的年轻人,舒张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收缩压、脉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