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荣成市
首页
>荣成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普通中小学目录>学校概况>规章制度
      索引号 123710824951744663/2025-009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组配分类 规章制度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时间:2024年09月01日 21:27 来源: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浏览次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对教学常规工作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备课

(一)深入学习教学大纲,正确理解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科学掌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掌握重点、难点和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

(二)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现状、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三)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思考题,注意题目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典型性,难易适当。

(四)周密安排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注意事项等问题,教师必须在课前亲手做,并掌握操作要点,做到准确、熟练、安全。所需仪器、药品及电教器材要提前三天通知实验室或电教室,任课教师课前要进行检查核实。

(五)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各备课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即定备课时间、定备课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实行“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课外作业)。备课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做好记录。

(六)集体备课的研究内容一般应包括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安排课时、设计习题等。

(七)精心设计教案。教案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课型、重点、难点、教具(包括电化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教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目的应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要求。教学过程一般应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和布置作业等环节。青年教师的教案要有课后小结的内容。

二、上课

(一)上课前教师必须有完整的教案,无教案不准上课。

(二)必须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正确把握教学起点,抓中间带两头,重视学生的道德、意志、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内容熟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度适宜,注重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巩固落实到位,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并有一定的时间看书、练习和研究、讨论。

(五)讲究上课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握时机,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全体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状态。

(六)加强课堂练习,练习目的要明确,练重点、练解题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八)教态自然亲切,举止文明,衣着整洁大方。使用普通话教学(外语课一般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语音标准,语言准确、精练。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语速适宜、音量适中。

(九)明辨学生反馈信息并做出积极评价,善于归纳要点,把握要旨。迅速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学习情绪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十)板书条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结构合理。字体和作图要规范、清晰、美观。解题、推演熟练。

(十一)实验演示熟练、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正确、明显,可见度大。指导观察现象细微,结论推断过程严谨。熟练运用教具和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器材。

(十二)按时上、下课。上下课仪式要规范,认真落实点名制度。

三、作业  

(一)布置作业要求

1.布置作业包括预习作业、复习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六、七年级除语数英外不布置其他作业,八、九年级每天作业不超过4科,初中晚上作业不得超过1.5小时。中小学周末作业不得超过平时作业的双倍时间。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各年级均不准让家长代出考试题和批改作业。

2.布置作业要力求多样化,可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作业要有利于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3.作业题要精选,具有层次性,体现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4.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设置必做、选做、免做题目。作业量要适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不搞一刀切,要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若有学生对某些作业当天完成确有困难时,可以不完成作业但需要家长签字。

5.教研组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作业改革的路子,不断探讨作业的实效性,制定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书面作业模式。

(二)完成作业要求

1.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倡写完成作业的学科日记。

2.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审题,规范步骤。不抄袭作业,不敷衍了事。教师要帮助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使其树立信心,不畏困难,积极完成作业。

3.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要及时修改作业中的错误。

4.作业书写工整,不乱涂乱画,作业要细心保存,以供复习时用。

(三)批改作业要求

1.教师要及时批改、发还、讲评作业,及时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作业批改要细致认真,教师要对作业公正评价,可用鼓励性、启发性或批评性语言对学生的每次作业做出结论。

3.作业批改可采取全批全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教师批、学生改、学生互批、师生同批、课堂讲评等形式,切忌不批不改。

4.要通过批改作业获取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增减作业量。

(四)辅导

1.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落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应根据教导处的具体安排表,按时到班辅导。要经常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

3.课后托管时间,辅导教师应准时到班里维持纪律和辅导,不能利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考试或讲课。

4.教师除对学生进行文化课辅导外,还要经常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中的意见,并积极采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努力改进自己的教法。

5.教师的辅导要讲求方法,要用鼓励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防止用过激的语言刺激学生。

6.教师要充分发挥课代表和学科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带教小组,开展对后进生的帮教活动。